《大卫·科波菲尔》同步练习29
- 资源简介:
约9650字。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后来母亲要改嫁,她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裴国提家里。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母亲去世后,便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温饱不足的生活。
C.米考伯是这部小说的第一恶人,他将狠毒的心藏在谦卑的语言中,对人点头哈腰,掩盖内心的奸诈、阴险,让人不易觉察他的险恶用心。
D.“我的小花”---大卫常爱这么称呼艾妮斯,后来证明她的确像花朵一样纤弱。尽管大卫以最温柔的心小心呵护,她还是凋谢了。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B.《大战中的插曲》是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的一个章节,其中“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插曲”的意思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他采用了“纪实”的方法,把它们都“化用”了,他本人父母双全,却把大卫安排成一名孤儿。他父母的形象又在密考伯夫妇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3.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B.《大卫科波菲尔》是“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中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法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C.《家》、《春》、《秋》合称为“爱情三部曲”,《家》是新文学的第一部畅销小说,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D.《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记载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C.《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科波菲尔的“娃娃妻”阿格妮丝是位娇生惯养的小姐,过不了苦日子,在她病逝后,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后发现,和他一起长大的朵拉才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侣。
D.《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入圣迹区将被处以死刑时,爱斯梅拉达挺身而出,答应与甘果瓦做四年名义夫妻,救了甘果瓦的命。(巴黎圣母院》)
5.下列有关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不少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他父母的形象在佩葛蒂夫妇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B.《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