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拓展、延伸——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三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12 9:32: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重组、拓展、延伸——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江苏省淮州中学   方建明 
[理性思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去年按部就班的教完这个单元之后总觉得留下许多的遗憾,单元目标“融会贯通”真的达成了吗?学生真的融会贯通了?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文艺性论文,有些课文比较艰深,读懂尚且不易,融会贯通更加不易。阅读中的融会贯通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文章中的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最终把握全文的精神实质;二是能够由表及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能从已知推出未知,达到新的境界。如何使这一届学生真正融会贯通,是不是可以另选角度?通过认真研读,我发现这个单元除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外,其他三篇都和文学鉴赏有关,考虑到高三年级要面对高考的特殊性,我决定联系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考点之一)将这个单元后三篇重组、拓展、延伸,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具体的说就是根据阅读诗歌的一般步骤:先由形象入手,再体会其情感,后掌握其所运用的技巧,将《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放在首篇作为总纲,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想象在诗歌鉴赏的作用;将《说“木叶”》放在第二篇,重点联系诗歌中的意象;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放在最后,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以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新方案]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新方案 

教学定位: 
将本文放在首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为下文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想象在诗歌鉴赏中作用 
2、  了解诗歌鉴赏中发挥想象的方法 
3、  能运用想象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雨霖龄》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展开想象导入。 
二、研讨新课 
1、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想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讨论:联系全文,说说想象在诗歌鉴赏中有什么作用? 
 (1)、想象能再创诗歌中的形象 
 (2)、想象能获得情感的愉悦 
(3)、想象能丰富诗歌的形象 
(4)、通过想象对诗歌的再创造的目的在于获得情感的共鸣与感动 
(5)、在想象中把握诗歌含蓄的艺术手法 
(6)、通过想象能填补诗歌中的“空白” 
3、  联系文中所列举的诗歌,说说在诗歌鉴赏中应怎样去想象呢? 
根据诗歌的特点进行想象,具体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