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90字。
谆谆教诲,悠悠亲情
——《十八岁和其他》与《傅雷家书》比较阅读
“爱有时是非常、非常寂寞的,不可说的。它是一条潜伏在海洋最深处的一股暖流,无声息的、无波浪的、缓缓的,却是永恒的流动。”
————杨子
苏教版必修一《十八岁和其他》与《傅雷家书(节选)》两篇文章,作者都是以写给自己儿子的书信的形式,进行对子女的教育,于细微中见深广、个例中见一般,在洒脱而深沉、光洁而又伟大的父爱中沐浴着时代的柔风细雨。下面试从语言特点、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等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
(一) 语言特点
两封家书中都充满着父母的谆谆教诲,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但是,在语言特色上又各有不同。
杨子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章用谈话般的行文,真挚而朴素的语言,把父母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相比之下,傅雷的文字则显得含蓄凝重。正如傅雷自己所说“我的文字太死板,太实,不够俏皮,不够轻灵”。尽管他的作品不具备轻灵,却具备另一种较之毫不逊色的文风——含蓄凝重。这种文风,只有呕尽心血,而又严谨求实的学者才能写出。《傅雷家书》中对儿子谆谆告诫的话语蕴意深刻,却又表达流畅,使那些个原本严肃的话题,无不自然而天真,充满了浓郁的家庭生活气息。一封封家书重洋远涉,山水迢递,传达着父子之间永远诉不尽的父子情。
(二)教育的内容
几乎所有的父母———无论名人巨子,还是凡人百姓,在谆谆叮嘱子女注意衣食寒暑、关心身体之外,更多的是告诫他们如何堂堂正正做人。傅雷和也不例外。杨子说:“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傅雷则说”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读到它们,你就会想,一个人的人格原来是可以这样高尚。他们确立了“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目标,为孩子的一生着想。都称得上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