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0 15:03: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60字。

  第七单元——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梳理手册
  14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剪烛西窗: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指亲友灯下相聚畅谈。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动法,或找出窍门。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惜墨如金:形容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顺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舒畅,体貌泰然安详。
  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
  百转千回:形容河流、山峦、道路等蜿蜒回环。也形容历程艰辛曲折。
  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难以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廿四桥:即二十四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传说隋炀帝曾在月夜令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此,故名。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鹢首:古时候画鹤于船头,以把船头叫鹊首。
  妖童媛女: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
  文学常识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创造社:“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是该社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朱自清的早期诗作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忧愤以及对美和光明的憧憬;其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思维方法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今我们谈散文,多指狭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根据内容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