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修辞手法构成和表达效果
- 资源简介:
约17590字。
学案64 修辞手法构成和表达效果
——修辞立诚,行“文”致远
复习任务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在运用中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设问、排比 ①修辞手法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设题,如近三年全国卷题;二是间接考查,放在仿写、句式效果比较,以及古诗鉴赏和文学阅读中,这类题也很多。不过,近几年高考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凸显了其重要性。
②就修辞手法本身考查而言,重点是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重点中的重点是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③考查题型有选择题,更多的是主观题。2021年主观题只考了一种修辞手法,2022年变为把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
新高考Ⅱ卷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比拟、排比
全国甲卷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借代、比喻
2021 新高考Ⅰ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对偶
全国甲卷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拟人
2020 新高考Ⅰ卷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比喻
新高考Ⅱ卷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比喻
知识图要
种类 分析构成 表达效果
比喻 把……比作……,二者在……相似;哪类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把……人格化,将……物写成……人;把人拟作……物,写出了人的……(物性) 生动形象,印象鲜明,表意丰富
借代 用……代指……,属于……借代 突出特征,语言简练,引人联想
夸张 ……词把……扩大/缩小/超前 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对偶 上句……(词)与下句……(词)相对,两词在什么词性或什么内容相对;属于……种对 节奏鲜明,语言简练,抒情酣畅
排比 连续使用……词语/句子,构成排比 增强气势,结构紧凑,抒情强烈
反复 ……词语、句子,连续/间隔反复 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设问 提出……问题,做出……(回答) 强调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 ……(某句)使用了反问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意愿) 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前备知识——九种修辞手法及其他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和手段,包括锤炼词语、选择句式、考虑语音搭配、选用修辞手法等。修辞手法,是在长期的语言表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定模式,往往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常规,甚至违反语用准则。如夸张,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目,看似违背质量准则;反复,提供多余信息,违背数量准则。其目的在于优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