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5900字。
2025 年春学期 3 月份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 时间: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35 分)
1.(3 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的长诗《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
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水浒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
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鲁迅在《中国小说简史》中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D.《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2.(3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金陵驿二首(其一)①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 年)文天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
途经金陵时所作。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B.甲诗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仅将自己辛苦带兵打仗和朝廷兵败两件事相
对举。
C.乙诗第一句中的“转”字用得精妙到位,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
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怅惘。
D.两首诗的尾联都表现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甲诗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充满阳刚
之气;乙诗凄清哀婉,外柔内刚,沉挚悲壮。
3.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浔阳楼上他寻思迫:“何不就书于此?tǎng 若他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
月,想今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
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