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290字。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榕江县“村超”持续火爆的背后,依靠的就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人声鼎沸的比赛现场,村民们在开赛前和中场休息期间以绿茵场为中心,亭亭玉立的苗族zǐ①妹、精神dǒusǒu②的老者、活泼可爱的孩子,轮番上场表演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文化节目,质朴纯cuì③的歌声在耳边环绕,让莅临的贵客们都随声附和起来。一时间,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游客,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沉浸在这欢乐热闹的氛围中。
1.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亭亭玉立
B.质朴
C.莅临
D.随声附和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地响。 朱自清《春》
②,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其一)
⑤《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诗句是“,”。
⑥《<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⑦古代诗歌中提及“动物”的诗句有很多,本学期也学过与“动物”相关的诗句是:“,。 ”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一书是吕不韦及其门客所编写,《杞人忧天》就选自其中。
B.古人称谓有敬辞和谦辞之分,“惠存、垂询、家慈、敝人”都属于谦辞。
C.史铁生,中国当代作家,著有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D.海伦•凯勒,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沙乡年鉴》。
5.小文想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来了解鲁迅的求学经历。你推荐他阅读的篇目有( )
《朝花夕拾》目录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二十四孝图》
②《狗•猫•鼠》 ⑦《藤野先生》
③《父亲的病》 ⑧《五猖会》
④《阿长与〈山海经〉》 ⑨《范爱农》
⑤《琐记》 ⑩《无常》
A.①⑧⑨
B.③④⑥
C.②⑨⑩
D.①⑤⑦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6.《西游记》中,孙悟空共三次离开唐僧。第一次是因为孙悟空打杀了几个强盗,唐僧唠叨批评他,孙悟空一气之下离开唐僧;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几个草寇,被唐僧赶走,给了六耳猕猴可乘之机。孙悟空第二次离开唐僧的原因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白鸽①
陈忠实
(一)
①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老白鸽和幼白鸽的羽毛红光闪耀。
②我扬起双手,拍出很响的掌声,激发它们飞翔。两只老白鸽先后起飞。小白鸽飞起来又落下去,似乎对自己能否翱翔蓝天缺乏自信,也许是第一次飞翔的胆怯。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