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2023级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2 16:06: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380字。

  高2023级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表现在做学问方面,要求我们做到“从实求知”,即费孝通“行行重行行”这样一种做学问的方式。“行行重行行”是到处去走,去看,去实践。费孝通的学问是到实地调查出来的,“不是空想,而是实际地看。看见具体事情,看出来意思,把意思说明白,再回到实际中去”。晚年的费孝通曾说:“要多跑多看。我这点东西就是跑出来的。行行重行行嘛!”1936年他在吴江开弦弓村做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带着材料去了英国留学,写成了成名作《江村经济》,后来有了条件,重访江村26次。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以“行行重行行”的方式走过了除了中国台湾和西藏的祖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了十多卷文集。
  “行行重行行”需要求知者虔敬的诚心、精一的专心、纯粹的内心、坚定的恒心。这些即所谓的用心:用心做学问,用心写文章。“用心”这个词源自王阳明的《传习录》。他的一个学生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就是说专一,纯粹的“专心”可以摒除外在的、浮华的、表面上的形式主义。比如奉养双亲,有些人“仪节”做得很到位,就像艺人严格按照剧本在表演一样,而且演得还非常真实,但他们却不是真心如此。这样能算至善吗?显然不能。这个例子劝导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才能达成“修辞立其诚”。
  写作课其实与游泳课很像:教的东西再多,如果自己不下水,也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开始写得可能不太好,但是慢慢你写得多了自然就会写好,你不去写的话,别人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没用的。写出来真正属于自己体会发现的东西,才能体现出“真”和“诚”。“知行合一”,就是在践行“修辞立其诚”。
  我们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看了很多文学经典、社会学经典,以及看待和分析世界的经典范式和方法。这一切有关修辞的东西,我们看得多了就会慢慢地沉淀成为习惯。我们还要认识到任何经典都有其局限,要看,更要活学活用。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说只有诚实才能凝神听从直觉,只有直觉能够辨析和感知世界的真伪。所以我们的写作要跟个人的生命、群体的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关联起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真实的观察,拒绝空洞虚伪的模板式八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文章是从真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生长”出来的生命,而不是依据特定格式虚构出来的故事。
  (摘编自陈心想、张磊《修辞与文风——写作务必“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给一个样本,或者即便是开出一套方法来,都不能把它作为教条去照搬,而只能是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要知道任何一种社会调查的经验和方法,都是别人从彼时彼地的具体的社会调查中获得,并加以总结提高的。而接触到的客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孝通“行行重行行”这一做学问的方式注重实践,本质在于调查次数的重复。
  B. 中国人侍奉双亲的“仪节”就像艺人按照剧本表演,是形式主义,不能算是至善。
  C. 我们学习马列主义,不应当硬套和搬用具体的结论,而要学习其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认识过程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得出新东西。
  D. 王阳明认为“至善”不只是从外物求得,更要做到“此心纯乎天理之极”,说明了为人处世要怀有专一、纯粹的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写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给社会调查提供的经验是:多与调查对象开会,多接近调查对象,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做调查对象的知心朋友。
  B.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强调“诚实”的重要意义,这与张岱年在《修辞立其诚》中所论述的“表里一致”是基本相同的。
  C. 生活中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有其不同的内在联系,这启示我们要灵活变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费孝通指出“我们的探索调查搞了两年”,强调了制订研究计划的不易,也说明了调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B.王明、博古等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吞活剥”,企图直接搬用苏联经验,没有联系实际情况,罔顾了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
  C . 李四光带领学生翻越太行山,探索山西大同盆地,对九华山、天目山、庐山进行地质考察,最终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观点。
  D.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提出了“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观点,认为“因乎其时而已”,即“理”只有一个,但“法”可以多样。
  4. 两则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4分)
  5. 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立其诚”对于写作和社会调查的启示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字勋章(节选)[注]
  [法]亨利•巴比塞
  由于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我们进入了加拉各村。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孺老弱。真凑巧,这天晚上,所有罗洛贝族的武士都出去打猎了。
  大家隐蔽在矮茅屋后面,子弹上膛,步枪平托,一切就绪,只待我们开火消灭所有这些人影儿。他们仍然一无所知,三三两两地坐在石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