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等五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8 15:49: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7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7370字。

  河南省洛阳市等五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摘自恩格斯《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
  材料二:
  明代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催生了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这一时期的经济变革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艺术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削弱了传统儒家的轻商重农观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但其他因素也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B.人们在一定的环境和现实关系基础上创造历史,而经济关系贯穿始终。
  C.历史的发展经常表现出各种偶然性,但它只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D.研究领域越远离经济,其发展中表现的偶然性就越少,曲线就越是曲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关系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但不是自动发生作用,人们依循着共同意志来创造自己的历史。
  B.明代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使得商业资本兴起和市民阶层壮大,而市民阶层地位提升使儒家重农轻商观念被摒弃。
  C.明代画家因生活压力考虑作品的市场接受度,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说明经济关系直接决定绘画创作方向。
  D.明代文人通过主观视角与想象将现实中的人性欲望在神仙题材绘画中表现出来,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显著表现之一。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要运用辩证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因素与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
  B.材料二通过对洛神绘画由雅入俗现象的分析,论述了艺术形式演变背后的复杂因素。
  C.材料一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眼光独到,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文字斩截严谨。
  D.材料二采用分总结构形式,其对洛神形象雅俗变化原因的分析客观上符合材料一的观点。
  4.材料一中,恩格斯用了四个“归根到底”,想要向瓦尔特传达哪些不容置疑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4分)
  5.读者如果研究某个时期的某种艺术现象,需要对哪些内容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请根据材料分析概括。(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和分析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结合选项内容,筛选文本信息进行比较。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观点,根据选项内容筛选信息,进行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要把握文中观点,理解选项核心内容,判断是否正确。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词语作用的能力。把握观点,理清思路,理解句子内涵,确定词语的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内容的能力。理解文章内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争座位帖》  
  苏 平
  要是能够少说几句,颜真卿早当上宰相了。
  那时候,颜真卿还在御史台,只是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却盯上了职掌宫中、京城巡卫的正三品左金吾卫将军李延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情,李将军私自用了下公车,没有按规定报备。正好这事归颜真卿管,①按理碰上这种事,一般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多远就躲多远。可颜真卿很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