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8 17:55:1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40字。

  14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语言运用: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梳理文中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思维能力: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审美创造: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山水画,谈谈你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
  刚才同学谈到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说得都很好,说出了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追求,比如留白、重神似、重意境营造、以墨色浓淡表现画面层次等。李可染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深谙山水画艺术,那么在他看来,山水画创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请大家再读课文,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以提纲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