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字。
日记——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虹桥
柳铁实验学校 秦思
有句话说:“教学生,要教心。”我想,教学生,更要“交心”。所谓的对症下药,如果对学生的内心一无所知,怎样找到“症”,并去“下”合适的“药”呢?
然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是一个大难题。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工作的繁忙使我们无法做到时常与每一个学生深层次地交流。其次,作为学生,他们更愿意和同龄人说自己的心事,和日记本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网友交流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然而,这样往往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作为有能力帮助他们的父母、老师,是听不到他们的心里话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很令教育者们遗憾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老师缺少了一种让孩子们信赖并产生倾诉欲望的亲近感。因为他们总觉得,大人们是不会理解他们的。他们的诉说只会招来批评甚至打骂,这些秘密是万万不能说的。
根据以上的现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育工作中, 我深切感受到,利用日记作为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一种较有效的手段。当然,这里的日记与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日记有很大程度的差别。
为何许多青少年甚至成人会有自己的日记本,只是出于兴趣完全自愿地常常在这块小天地里自由发泄,而我们老师布置的日记,却受到排斥,只能看到一些老掉牙的假话和空话?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己的日记是自由自在反映自我情绪,吐露心思的,而老师布置的日记却是需要“照顾”老师情绪的。前者为自己写,后者为老师写。当然,让学生完全把日记本当成自己的私人天地,那样不太现实。毕竟,出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以及我们了解学生内心的根本目的,的需要教师批阅学生的日记。因此,当学生面对日记本感觉到是面对教师的时候,当然就无话可说了。我认为,要改变学生对日记的心里状态,教师要具备五心:责任心、爱心、童心、细心、耐心、宽容心。
一、责任心——照耀心灵大树的阳光
没有阳光,大树无法长绿,没有责任心,教育者无法做好工作。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责任心促使我们努力做好烦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支持我们去完成许许多多无法直接看到结果却有利于教育的隐性任务,鼓励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尝试,寻找最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方法。
二、爱心——吹开心灵之花的暖风
强劲的寒风将花儿摧残凋零,而温柔、和煦的暖风却能使花儿怒放。爱的暖风能吹遍每个角落,让每一颗心灵都柔软温暖。对生活的爱,给学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