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4 7:13: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430字。
2006年安徽中考课改区满分作文选评

[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所考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的写作训练形式。
对于所给材料,一定要明确材料内涵,找准方向,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材料中的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考生只要围绕这些提示语来思考即可。
这道题的写作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遭受挫折、失败、困惑、痛苦等方面后是如何由此获得某种意外惊奇的;也可写求学的坎坷历程、个人成长的风雨、对事物曲折的认知等等带给自己的意外收获。只要是围绕“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来选取材料,写出的文章都是切题的。文章可拟题如下:《感谢挫折》、《意外之喜》、《收获阳光》、《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等。
长沙市2006年中考作文展示(1)


【中考真题1】
阅读《母亲的贺卡》,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呢?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以“爱的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2006年长沙市中考作文题)

【考题解读】
近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命题与半命题作文仍是重要的考题。长沙市近三年中考作文均采用了这种形式。2004年考题为《我美丽,因为____》,2005年题目为《走进   》,2006年的 “爱的传递”与“放心,有我们在”均为命题作文,打破了各地“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的传统模式。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准,保证试卷评阅的公平,依然是命题的基本思路。从写作要求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是不可忽视的要求。由此可见,掌握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应试策略,对于长沙考区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采用的考查形式限制较严,但命题者对考题的难易程度显然有所考虑。一是题目虽然固定,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发生在校园里、家庭里、社会上、自然中的真情故事,均可入笔。二是为降低写作难度,命题者巧妙地将作文与阅读题中的散文《母亲的贺卡》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触动考生的情感。是啊,人生路上有看不完的风景,心灵的海洋更有无数美丽的浪花,那些曾经感动过的事、传递过的爱,都是心灵深处最鲜美的“鸡汤”。写好这篇文章,先得审准题意。
海南省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原题】
英国大文豪箫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体验?请就“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不得抄袭。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海南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中考)
【考题解读】
由于报刊较少推出海南省的中考作文,因此,今年的满分作文一出炉,便倍受广大师生关注。2006年海南省的这道考题,关注社会现状,人文色彩浓郁,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考题设计很精致:一是语言很精美,话题引语由两位名人的话语组成,这与一般的引语相比,更具有科学性、典范性;二是指导性强,两句名言,各有侧重,前者强调交流的意义,后者重在引出交流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