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元思辨作文写作全面指导(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0 16:41:3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2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二元思辨
  1.二元思辨:“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docx
  10.二元思辨:大德与细行-2025年高考语文二元思辨作文写作全面指导.docx
  2.二元思辨:“冷” 与“热”(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docx
  3.二元思辨:“生”“熟”-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docx
  4.二元思辨:“他者”凝视与自我审视(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docx
  5.二元思辨:“向里走” 与“向外求”—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docx
  6.二元思辨:摆脱焦虑与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2025年高考语文二元思辨作文写作全面指导.docx
  7.二元思辨:被定义与自定义-2025年高考语文二元思辨作文写作全面指导.docx
  8.二元思辨:柴米油盐酱醋茶与诗、远方-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docx
  9.二元思辨:沉默与发声-2025年高考语文二元思辨作文写作全面指导.docx

  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
  二元思辨:“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
  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回答“‘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己之间’你会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时,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表示:“请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
  (注释:积极心理学马丁•塞利格曼的经典大作《真实的幸福》提出:愉悦(pleasure)和满意(gratification)的不同——前者有强烈的感官和情绪特征,而后者则来自内心更深处,当你做了喜欢做的事情之后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概念——满意人生的获得,离不开“心流体验”。那是一种将个人精气神都完全投入的感觉,那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无以言表。当我们处于心流体验中,我们是在储备未来的心理资本,可以这么认为:愉悦是生理上的满足,而满意则是心理上的成长。)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文题解析:
  题目要求考生针对上野千鹤子的观点:“请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进行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个人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关系,引导考生反思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从而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真实意愿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期望的关系:社会期望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个人是否应该完全迎合社会的期望,还是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要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首先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勇敢追求梦想: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勇敢地去追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过上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
  保持诚实面对自己:在面对选择时,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地分析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期望所左右,从而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自己,勇敢追求梦想,并在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期望之间找到平衡,从而过上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
  ……
  2025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
  思辨:“生”“熟”
  试题链接+高分题目+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明人张岱拜师学琴,说“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意为由熟练回归生疏,以沉着有力、不够流畅的古朴风格出师。清人郑板桥作画,说“画到生时是熟时”,意为画熟之后,又必须济之以生,大巧若拙,而后方能控制太熟的流弊而独具清新的气息。其实无论是弹琴、作画,还是其他艺术创作,创作者大多追求“由生而熟”,但有大成就者往往在“练熟”的基础上,不断进入新一轮“生涩”的艺术创造,如此而体验到“艺无止境”的乐趣。
  以上材料关于“生”“熟”的观点,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启示作用。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在写作此类题目时,可多使用道理论证,可正反对比论述,以提升文章的思辨性。
  【审读材料】
  材料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先举张岱学琴过程中提出的“练熟还生”的审美意趣,然后进行解释:在熟练的琴艺基础之上要有一种生鲜之气。这种“由熟练回归生疏”的审美意趣,是强调弹琴者练熟技法后,能够进一步融入个体的创造性,体现脱离窠臼的“生疏”感。
  第二句话则引述郑板桥作画时的“画到生时是熟时”之语,表达同样的艺术追求,强调作画亦需摆脱“太熟”的流弊,追求“清新”的艺术趣味。
  第三句话将艺术创作中的“大多数”与“有大成就者”两类创作者的不同层次的艺术追求进行对比,转折词“但”则明确了考生写作时应持有的态度倾向,即肯定后者“在‘练熟’的基础上,不断进入新一轮‘生涩’的艺术创造”的追求。
  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探求“练熟还生”的价值和意义,启迪考生深入思考这一追求的奥妙之处。
  此外,写作任务中的“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启示作用”提醒考生行文时要从艺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不能仅局限于艺术领域。
  【切题立意】
  ①由生到熟练功夫,由熟至生出新意;
  ②先生后熟,以熟化生。
  ……
  2025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
  二元思辨:大德与细行
  作文话题+题目+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尚书》有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而《鸿门宴》中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为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以上材料对青年自身的认识和发展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由两句名言组成。《尚书》中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强调在道德方面要注重小节。强调了修养“小节”对养成大德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的方面注意不够,修养不好,必将影响大的美好品德的养成。《鸿门宴》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顾忌细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瑕疵。人不能太顾忌细枝末节,不然就会束手束脚,寸步难行。刘邦在鸿门宴出逃,如果还顾忌着给项羽告别,那肯定没有后来的大汉王朝。大丈夫,不拘小节。着眼大局,人生才能有大的发展。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强调在做事方面不要拘泥于小节。
  由此看来,两则材料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小节”的看法,“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是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严于律己,注重小节方面的修养,才能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