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3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2 22:50: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00字。《孔雀东南飞》
湖北仙桃市汉江中学 吴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1.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汉乐府”的有关知识。2.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 3.朗诵课文,学习课文的“开端”及“发展”部分。
  一、整体把握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习诗前的小序,概括其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3.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诗歌的写作顺序、线索、概括诗歌的内容。 
  明确:本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板书明确:
  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 :兰芝被遣归。 
  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诫后人。 
  2.提问: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有二:首先借鸟起兴,这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 
  3.研读“开端”部分。 
  (1)集体朗诵第一部分 
  (2)提问:诗歌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表明:一方面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3)要求学生体味“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