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31 9:48: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00字。
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武钢十六中    李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因而,诗歌也成为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但是我们常常感觉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和中心探讨上,可以说这是对诗歌的一种肢解,同时也不容易激发学生亲近诗歌学习诗歌的欲望。这两年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上,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也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 透过诗歌艺术,了解生命洞悉人生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他又说:“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是把学诗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诗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表现真实的情感,传达真实的心灵,是诗歌生命的所在,灵魂的所在。所以,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正是诗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生存方式。 “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作为学生如果通过读懂诗人能了解生命洞悉人生,从而唤醒自己人生的价值的正确判断,那么,诗歌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现代诗歌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是以印发资料,学生自主查找信息,老师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知名的现代诗人的生活和追求。并且通过课堂讨论等,拉近学生和诗人和那个时代的距离。毛泽东的大胸襟大气度,徐志摩和新月诗派的深情与唯美,闻一多的爱国热血和执著,顾城的童心与迷惑,海子的纯洁与抉择……他们都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对生命诗性的理解。学生可以透过这些进行一次对生活的审美对人性的反思。
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2005年度诗人李伟业获奖演说时说:“没有生命元素就没有诗。”我想,诗歌正是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无疑是对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对生命话题的一次深切感悟。

二、 用审美规律激活诗歌教学
(一)“美读”,与诗歌零距离接触
诗歌不是思想;它是将声音神圣化。  ——瓦雷里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而诗歌的语言所承载内容的浓度又超过了其它任何文学形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仅仅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的诗歌教学也不能违背诗歌最本质的审美规律。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
我把朗读过程分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情感朗读这三个梯度进行,每个梯度又可用分组朗读、单人朗读、齐读、分配读等方式进行。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