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70字。
文言文专题阅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江苏省如东县苴镇中学 陈海涌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共1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47分)
(连云港)(19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