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语文试题汇编(13份)
- 资源简介:
2022届江苏省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语文试题汇编
10_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docx
11_专题十一 议论文阅读.docx
12_专题十二 全命题作文.docx
13_专题十三 半命题作文.docx
1_专题一 识字与写字.docx
2_专题二 词语(含熟语)的理解与运用.docx
3_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
4_专题四 名篇名句默写.docx
5_专题五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ocx
6_专题六 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docx
7_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docx
8_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docx
9_专题九 记叙文阅读.docx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一 识字与写字
五年中考
考点1 书写与音形转换
1.(2020南京改编,1<1>—<3>,5分)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包……民风chú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千百年来,埋头苦干、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分)
(2)给加点字注音:调( )(1分)
(3)看拼音写汉字:chún 朴(1分)
答案 (1)略。 (2)tiáo (3)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注意汉字的结构,把握所给字的字形特点,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端正,结构匀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应注意的是“调”是多音字。可根据其意思来判断读音,当其意思为“使配合得均匀合适”时就读tiáo,如调菜、调味、调酱等。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积累、运用和书写的情况。要注意书写应该规范美观,不能写错别字。注意区分“淳朴”和“纯朴”,“淳朴”是诚实朴素的意思,常和“民风”“风俗”搭配;“纯朴
专题二 词语(含熟语)的理解与运用
五年中考
考点1 近义词辨析
1.(2021苏州改编,2,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目。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连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动家萧楚女等就在苏州留下了足迹。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甲]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苏州地区的党组织,团结群众及其他各界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之势迅速
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五年中考
考点1 辨析病句
1.(2021湖北武汉,2,3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B.武汉市政府邀请城市圈成员参加项目签约大会,大家共办招商活动,共享发展机遇。
C.“直播销售员”这个职业称谓的正式启用,意味着直播销售行业已进入规范化阶段。
D.动漫专题片《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答案 A 本题考查对辨析病句能力。A项,“对……问题上的担当”属句式杂糅。应改为“体现了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2.(2021山东泰安,4,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层面出发,中美双方确认了各自政府的优先事项、彼此的红线及可能的合作领域。
答案 D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A.语序不当,“全面发展的人格”应与“一种技艺”换位置。B.成分赘余,“约”与第一个“余”重复。C.成分残缺,“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应带宾语,如“试验”。
3.(2021四川成都A卷,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