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各地语文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现代文阅读题
- 资源简介:
约131000字。
2022年广西各地语文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现代文阅读题
(2022??广西钦州??一模)文学作品之小说阅读
界 碑
王晓廉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
——题记
①从东往西数,是十二块长满苔藓的界碑。
②从西往东数,也是十二块长满苔藓的界碑。
③十二块界碑埋在这高原山脉的一座座积满冰雪的山脊上,像十二个高过茫茫岁月的忠勇士兵。
④这条山脉有多长?他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两匹军马轮换着骑,来回要走一个多月。而且,要选在天气最好的夏季。
⑤其实,所谓夏季,不过是山谷底下开放出一片片永远长不大的小花,山涧里流淌着冰雪融化成的细细泉水。但在那遥远的山脊依然堆满常年不化的冰凌和积雪,在太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山风吹过山脊,风雪立刻弥漫开来,形成一个寒冷的短暂的冬季。
⑥他牵着马,领着另外两名牵马的士兵,向绵长陡峭的雪山爬去。他那被风雪吹打得黑红的脸庞,刻满了坚毅的皱纹。一圈浓黑的络腮胡须,掩盖他真实的年龄。他的领章已磨掉了光泽,军装也被风雪涮得泛白,如同脚踩的皑皑白雪。他是个很少有人知道名字的边防站站长。任务就是每年踏查一次界碑——自己管辖的十二座界碑,并且庄严地记载下来,留给永不磨灭的历史。
⑦稀薄冷凝的空气,憋得人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他依然领着两个战士向山脊爬去。渴了,就捧一把积雪扔到嘴里吞化。
⑧哦,就是这样牵着军马踏查,已经走过了二十几载岁月,抚摸了二十几遍界碑。他已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长成一个中年。尔后,他还不知要再沿边境线走过多少春秋?马儿打着响嚏,累得蹄子直打滑。人也乏了,帽檐上挂满了霜花。于是,他们坐在一座背风的山崖下,点燃了一堆篝火。松开缰绳的马匹,自由自在地啃着石缝间的青苔。
⑨他背依石头,眯缝着眼睛像要睡熟,心,却在驰骋:来过几次调令,说要调自己去内地,再派一个新站长来接替自己,可新站长从未露个人影。——有谁愿意到这杳无人迹的鬼地方,成年累月面对风雪。于是,他就一年年的留了下来,继续荣任这芝麻大的边防站长……
⑩是人拉着马?是马拽着人?人马终于一齐爬上了雪山脊背。但呼啸的风,狂舞的雪,却在时时刻刻赶他们离开这个冰雪王国。
??山脊,被积雪厚厚地包裹着。两个士兵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来巡查,但瞅着四处几乎都是一样的峰头与白雪,却记不清界碑究竟埋在哪片冰雪之下?其实,即使知道,又能怎样?明年踏查前,他们将和以前的士兵一样服役期满,离开风雪边境,回到温暖的故乡。只有他这位边防站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责,只有他,目光如锐利的鹰隼。此刻,他用双手使劲地在厚厚的积雪里扒呀扒,扒呀扒,终于露出一块经过雕琢的界碑。他赶紧用衣袖轻轻拂掉冰屑雪粒,显出“中国”两个大字,映耀着蓝天和白云。
??他和士兵,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步步向后退去。接着并拢脚跟,举起右手,向界碑,向祖国,庄严地敬个军礼。然后,用冻僵的手捏住笔,在《踏查日志》上记下今天的日期。
??站在山脊,眼前是异国莽莽苍苍的冰峰雪岭,没有苍鹰,没有奔鹿;身后,是祖国苍苍莽莽的冰峰雪岭,也没有鹰飞和鹿鸣。但他知道,远隔无数座雪山之后,有着自己熟悉的欢快歌声、绿色牧场、雪白羊群……
??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他眯缝着眼睛,没有说话,默默地牵着马向山下走去。他觉出寻找一块界碑,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敏捷、轻松了。他担心,自己一旦猝然倒下,界碑会不会从此埋在积雪里,再不见阳光?
??马蹄敲打冰雪,清脆而悠长。明天,他们将再越过无数座雪峰,去寻找另一块界碑……
1.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边防站长踏查界碑的故事,热情地赞颂了边防军人不畏艰苦守卫边疆、保卫祖国的崇高精神,同时唤起人们对奉献者的关注。
B.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在边境坚守多年,饱经沧桑,而今依旧深爱祖国,坚守职责,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普通而伟大的边防站长形象。
C.文章的主体部分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踏查过程的叙述,一是对20多年来边防站长的点滴回溯,后者点缀于前者当中。
D.文章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兼有描写和抒情。开头重复地提到界碑,是加强读者对界碑的印象、加深对边关的遐想。
2.按要求赏析。
(1)他和士兵,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步步向后退去。接着并拢脚跟,举起右手,向界碑,向祖国,庄严地敬个军礼。(赏析描写手法)
(2)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赏析加点词)
3.文章以“界碑”为题,有什么含义?
4.有人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022??广西钦州??一模)说明性文本阅读
为什么说“巾帼风采”?
李汇群
在中国文化里,常借用“巾帼风采”一词,表达对那些不同凡俗女性的敬意。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曾经送给司马懿巾帼,嘲笑他避战不出,缺乏阳刚男儿风骨。可见,巾帼是专属于女性的服饰。
(一)何谓巾帼
古代女性爱梳高髻,以长发、厚发为美,但并非人人能天生一头乌黑浓密的美发。那些少发、秃发者,头发稀疏,难以堆成云鬓,只好用假发编成发髻堆砌头上,以掩饰先天不足。这种用假发做成的发髻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有真发的基础上,添加些许假发,编成发髻;另一种则干脆完全用假发或其他材料,编成状若发髻的头饰,需要时直接戴在头上即可。这后一种假发,也称为巾帼,功能比较接近今天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