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学新设计刍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4 2:02: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本文获《语文报》举办的“走进新课程”主题论文大赛一等奖
                          《阿Q正传》教学新设计刍议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梅县新城分校  张教英
(邮编:514787  电邮:zhjy681@tom.com)
导语激趣——凸显地位,诱发欲望
(老师边说边出现字幕)鲁迅先生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典型,如课文中学过的孔乙己、车夫、闰土、祥林嫂、华老栓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析其另一典型形象——阿Q。印度著名作家班吉纳说:“阿Q只是名字是中国的,他的精神胜利法却是全世界各国被奴役的国民所共有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这部讽刺的写实作品是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我国著名作家茅盾说:“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个人很面熟。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周作人说:“阿Q这个人是中国一切的‘谱’——新名词,称作‘传统’——的结晶,是一幅中国人品性的‘混合照相’。”《阿Q正传》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触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下面让我们走近阿Q,走进阿Q,走出阿Q。
刍议:此导语设计,目的是通过宣讲阿Q形象及《阿Q正传》在文学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阿Q何许人也?阿Q何等样人?《阿Q正传》如何描述其人?
走近阿Q——整体阅读,了解阿Q
让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欲望的驱动下,播放课文录音,通读这篇中篇小说,整体感知具体情节,了解阿Q其人其事其性格。
刍议:学生在耳听播音员惟妙惟肖绘声绘色的朗读的同时,眼看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在脑海里再现小说情节,多种感官的并用,增强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也避免了以往碎尸万段的剖析、支离破碎的讲解的通病,让学生学会由情节入手鉴赏小说,让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得。
走进阿Q——分析形象,理解特色
引导学生分析阿Q这一典型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帮助学生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从而了解“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理解“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这一“含泪的笑”的艺术和弄清白描手法及杂文笔法的运用。
刍议:这一步骤是在整体感知情节了解小说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情节概括指出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文章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