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分为“基础练习”和"实践探究”两部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约5820字。
第五课 孔 乙 己
拟卷人 唐竹卉
基 础 练 习
一、你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吗?
(仔细听材料,朗读三遍,完成答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我”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分别来自哪两部小说?请你简略介绍两部作品的作者。
2.请你分别介绍这两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3.材料一中描述的是什么国家?用具体的情节来介绍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
4. 材料二中“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范“星期五”?“我”为什么如此防备严密?
5.请简单比较两部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异同。
二、读准音,写好字,读懂词。
1.注意这些多音字在什么意义下读什么音,查字典并根据词语意义注音。
附和 涨红 哄笑
和平 涨潮 哄骗
间或 着了慌 打折腿
空间 拿着 折叠
2.根据注释或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并在草稿纸上多写几遍。
阔绰 拭擦 荤菜 羼水
蘸酒 绽出 颓唐 不屑置辩
3、《孔乙己》写于上个世纪初,虽然运用的是现代汉语,但是由于时间的间隔和地域方言的差异,其中还是有一些意思的表达和普通话不同;另外,由于表达含义的丰富,词语超越了它本身的字面含义。请你结合全文的语境和注释,看看下面这些加点词怎么解释。
(1)鲁镇酒店的格局:
(2)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3)满口之乎者也:
(4)君子固穷:
(5)又不会营生:
(6)虽然间或没有现钱:
(7)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8)不屑置辩:
三、整体感知。
1.理清课文情节:
(1)小说的情节延伸并不一定要人物出场直接演绎,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对话或作者叙述性语言侧面表现。本文写了孔乙己的几个生活片断,你能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吗?
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众人讥笑孔乙己 ;
孔乙己为 作辩解; ; ; 。
(2)下面有三幅插图,请你从课文中摘抄插图所分别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