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6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8 9:37: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肇庆市一中   刘胜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音义
2.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五幅“秋景图”,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 学习课文中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集体、个性朗诵,教师范读,了解、品位作者的语言魅力。
2. 整体感知,合作学习。先学习开头和结尾(因写法相同),后学习课文中心:五幅秋景图;理      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3. 探究与拓展,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通过五幅秋景图描写北平的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2. 通过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明白作者心境,理解文章的感情(深远幽思中的孤独)。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仪(用以投影详细的备课板书)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秋天,有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否则又怎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呢?从故到今,关于“秋”
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名句数不胜数。那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例?(多多益善)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征都是景情交融,借秋景抒发自己的心情。那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去领略吧。
(解说:散文阅读要注意情感的灌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段导语结合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体现景与情的关系,特别是秋景与秋情的关系。同时,导语引用了故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既沉淀了学生的诗词积累,又增强了导语的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情感。)
二、 走近作者及本文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
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