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6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3 20:23: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故都的秋》教案(投影4)
                                          授课人:何辉凤
教学目标: 
1、欣赏充满诗意的故都之秋,领悟作者深沉的情感。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3、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同目标1、2
教学难点:
    同目标2
教学方法:
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好!春有百花,冬有雪。秋天有什么呢?它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灿烂,也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萧杀,还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更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悲苦。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那么郁达夫感受到的秋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投影1、2、3)
二、展示目标(投影5)
三、授课过程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浏览一遍课文,解决一个问题: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提示:注意划出关键性的句子、段落)
教学准备:学生答案太多,就提示:色?香?味?形……;文中反复出现的字词:“味”
明确:味。
    问:请问在哪一段找到的?
明确:第一段,是中心段,统领全篇。
问:齐读第一段,要轻要慢。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清、静、悲凉。(投影6)
问: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展示故都的秋的?请快速扫读全文找出。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投影显示7)
    问:请问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在第几段?
    明确:第三段。(投影8)
    问:请大家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半部分,思考: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绕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这样安排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可能的回答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2、作者想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