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00字。个性化解读《荷花淀》
施列彬
(课前播放《洪湖水,浪打浪》配歌词及荷花淀画面,感受优美意境,激发审美情感,为进入小说优美的环境及准确理解作品作铺垫)
开始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一、 导入
师:这首歌美吗?―――听了我都想唱,想唱就唱。师唱开头。
掌声好像毛毛雨 ,其实我抗击打能力很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其实小时候我也是听着这样的歌长大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歌曲反映的是红军时期湖北洪湖地区的故事,但我配的画面却是荷花淀(我们今天要学的篇目),《荷花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抗战。
设疑:“乱点鸳鸯谱”吗?谁能猜出我的用意(比较)?
明确:相同之处―――景美(洪湖――荷花淀),积极浪漫的情调。
二、 文体明确,风格定位
展示:《荷花淀》这篇小说,从情节来看,没有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没有很多悬念,但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作品。在2000年即上个世纪末《亚洲周刊》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前传》。
设疑:如果你是评委,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它入选的理由是什么?
―――诗化小说。(界定:体----更重形式 ,化----更重内涵,语言 /音韵/意境/情感美。神大于形)
三、 解读文本,探究诗化内蕴
师:下面我们共同研习小说,亲自去体验思考,小说是不是具有诗化的风格。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环境、人物、情节。(板书)
师:欣赏小说要抓住三要素来进行。我们先来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刚才我们提到这是一篇以战争(抗战)为题材的小说。请说说通常战争小说中环境的特点。
―――惊心动魄
师:惊心动魄是指情节和活动,战争小说的环境主要是指战争的场面。
―――血雨腥风,残酷、悲壮,残不忍睹。
(一)、赏析意境美
1、师:请指出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的环境描写。战争是残酷的的,可是孙犁笔下的战争环境又是一番什么样子呢?
―――课文的第一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第三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第二部分第五段:“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第二部分最后一段“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2、师:在这些环境描写中,你最欣赏哪一段环境描写,说出自己的感受。
―――我最喜欢第三段女人月下织席的环境描写,作者把席子比喻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如: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淀里的水面是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些景物的特点是洁白柔软,读起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洁白的雪和云彩、薄薄透明的雾既给人柔软的感觉,又具有涤荡心灵的作用,荷叶荷花既送来了清香,又显得温柔和妩媚,读这样的文字就好象进入了仙境。
师:如果朗诵,应以什么语气语调处理为好?
――因为人进入意境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是一个舒缓的过程,而且环境中的景物也有“柔”的特点,要读得舒缓一些才能与这些景物的特点相吻合。
师:把你的感受通过诵读表达出来,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