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对话描写的艺术
作者:姚海婴 时间:2006/5/11 21:28: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292
一、富于变化的人物对话指示词。
对话指示词是置于人物对话前后或中间,用以概括、提示、剖析人物对话和描绘人物对话时的神情姿
态以及动作心理的语言。它不仅可以概括说话人的动作、心理、声调、神情以及用语的特点,对人物的对话还能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①女人鼻子了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②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两句话前的指示词描绘了水生嫂说话十的神情,例①写出了水生嫂对丈夫的留恋,但又克制住自己
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例②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既嗔怪又称赞的羞怯。
二、平问、侧问、追问、逼问等问话手段综合运用。
“夫妻话别”一场中,水生嫂运用了多种问话手段,让水生回答晚归的真正原因。
③“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④她问:“他们几个呢?”
⑤“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例③水生今晚回来得特别晚,水生嫂习惯性问话,属平问。例④由于水生脸色神情异常,而又只看到
自己的丈夫回来,其他6个人都没回来,所以她又问及他人的情况以了解丈夫回来晚的真正原因,属侧问。例⑤丈夫回答她的问话只是简单的“还在区上”,对于丈夫回答还不满意,又紧追着问。例⑥水生今晚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些异常,而问丈夫,丈夫回答却不得要领,吞吞吐吐,这便引起水生嫂的疑心,就非逼丈夫作出如实回答,直接向水生发问,属逼问。
三、运用切割法来调度人物语言。
为避免冗长、沉闷,把人物的大段话语切割开,适当插入有关动作、情态和景物的描述,以增加行文
的节奏感和活泼感。
⑦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
作者用水生嫂被苇眉子划破手和吮血的动作来加以切割水生的话,不仅不会感到烦琐、乏味,反而更突出了水生嫂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心理反应。写出了水生嫂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了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又不声张的细腻感情。
四、对话描写的方式多样化。
对话描写依据形式来分有问答式、间断式、省略式和议论式等。如:
⑧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睡了。”
⑨“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例⑧采用一问一答的问答式。例⑦完整的语言中嵌入动作、语调、神态等是简断式。例⑨既省略了称谓又围绕寻丈夫未果这一中心展开议论,表现了失望之情,属省略式和议论式。
总之,《荷花淀》一文的对话艺术远不止上述四点,但如果在阅读中能认真揣摩、仔细研究,就一定能发现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