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字。
浅谈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古城镇中 刘云明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过去作文,我感到没有什么可写。拿到作文题,就拼命想呀!想呀!绞尽脑汁,才勉强写完。可是等作文发下来,批评不是“写得不具体”,就是“内容空乏”。我真没信心再写下去了,但是自从学习观察和记观察日记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感到有话可说了、有话想说了。
一个学生作文,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就是一个大的进步。这个进步就来自观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是人们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的一种直接反应。鲁迅先生说过:“此后如果写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以看出观察与作文写作的密切关系,观察对作文写作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观察是学生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户,是学生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途经。
一、弄清观察的内容
学生要学会观察,必须从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物、景开始。
1、人物的观察
人物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姿态、衣着、风度、神情、性格、行动、语言、心理、别人对该人物的评价议论,以及观察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观察一般都从外部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外表上,观察者特别要注意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内在的个性。老舍说:“要想把小说、剧本写好,先从练习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完整整的事做起。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
例如鲁迅在《孔已己》里是这样描写孔已己的:
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脸色表白,皱纹间有时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段文字对孔已己的外貌,衣着作了传神的描写,可见鲁迅对生活中的人物作了长期的细致观察的。
2、实物的观察
是指客观存在的物体,包括静物和动物,如桥梁、房屋、树木、道路、飞禽走兽等等。
观察一开始,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看清观察对象在开始时的种种特征。静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