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830字,
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1、考场作文之门——谈审题
周京昱
【考生求助】
1.近年高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在命题上有区别吗?
2.我一看到陌生的作文试题就特别紧张,不知该抓哪些东西,老怕跑题,怎么办?
高考作文,审题是第一步。审题,不是单纯看命题者让我们以什么为话题或者以什么为标题。很多考生在读题时常常“筛选”出那些自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而将一些同样有价值的信息弃而不顾。这样一来,我们便难以全面地考虑问题。更难以周全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自己在构思、成文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在谈审题之前,我们先应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
一、命题概况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目前可分为三种: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一般的认识是:它是以开放性为本质、兼顾开放与限定相统一的作文命题式样。它常常是由“材料”(提示话题来由)、“导语”(提示考生思考方向)、“话题及要求”(明确概念与成文应注意的问题)构成。话题作文坚持“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002年至2005年大部分作文试题属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中最为自由的一种形式。
限定了文章标题的命题形式,叫标题作文,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北京的符号”、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
天津卷“愿景”、江苏卷“人与路”、辽宁卷“肩膀”等题目。有的标题作文还可能同时限定了文体,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试题“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作文,指以2006年全国甲、乙两卷为代表的作文命题。它给出一个完整的材料(这个材料可以是一则寓言。也可以是一个生活现象),材料本身具有多种象征意义或认识角度。要求考生在完整理解材料的前提下任选角度、立意成文。这种新的材料作文依然坚持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
明确了上面三种命题的特点,我想正确的审题态度也随之确定了,那便是:考生应根据题目的特点读取命题者提供的所有信息,对试题多方面的规定、要求做出全面的审视、正确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
二、审题技法
对高考作文题目的审读,真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考生,应该怎样理性地面对一道陌生的高考作文试题呢?下面我们提出作文审题的5种技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叩开考场作文的大门。
1.全面理解
指面对题目的文字表述,不“断章取义”——只拣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文章,而是对试题所给材料能形成完整的认识,真正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看清楚命题者给出的这段文字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命题一】
(2006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