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
广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①宋代有一个李秀才,他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铜钱上依稀刻着“开元”二字。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女孩儿接过铜钱,沉思了一会儿,吟诵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围观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连夸赞小女孩儿。
问:为什么大家连连夸赞小女孩儿?
②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英国文学家王尔德也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子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那简直是蠢才了。”
问:郑板桥和王尔德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
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二、什么是立意?
三、写文章为什么要讲求立意?
四、写文章时应怎样立意?
知识介绍:给材料作文,是高考采用多年的作文命题形式。
从所给材料类型看,分文字性材料(包括文章、说法、现象、成语典故等)、非文字性材料(如图表或图画等);
从所给材料数量看,一则或多则;
从所给材料的作文要求看,无外乎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文体。就高考而言,主要是根据所给材料写议论性文章。
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明确的论点。很多考生提炼不出明确的论点,因而议往往失去中心;有些考生论点虽明确,却不能紧扣所给材料,不符合命题意图,也就是说,不是最佳立意。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 1、单项材料 · A、查原因
·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 · 练习题:郑人叫他的妻子给他做一条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哪种样式的?”丈夫说:“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剪坏几处,让它像旧的一样。
· B、抓关键词语
[示例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