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卷高考命题作文“人与路”写作导引及佳作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2 8:19: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2006年江苏卷高考命题作文“人与路”写作导引及佳作示例
(266031)山东青岛十七中  曹春梅(13153209892)
[题目设置]
 作文:(60分)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除了同浙江题目一样具有书卷才子气,江苏人的命题还稍稍多一点理性,于是今年江苏卷的“人与路”与2004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相比,考生审题时少了一层虚美,多了一层务实。与 “凤头猪肚豹尾”相比,少了一层故作老成,多了一份贴近生活的真情实意。纵向看,今年江苏试卷作文题出得更成熟和理性了,横向看,江苏卷直面考生即将到来的人与路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题还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写作导引]
“人与路”是一个思辩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话题材料中列举了三段“启发语”:“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前两段,聚焦于“创新”,符合当今社会的取向;第三段,让考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去抒写自家之言。
  抓住第一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抓住第二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人与路的关系还有另外几个“版本”。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也还是没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这两个推理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般说来伟大的道路大都需要人的合力开拓,单打独斗力量毕竟有限,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学会通力合作,使路越走越宽,路上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路可以坐实理解,也可以拟虚想象。坐实理解,即从路的本意探讨人与路的关系。如有鉴于行人缺乏交通规则意识,可以谈“人应该怎样走路”;如有感于先进国家或城市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可以谈“人应该如何管路”;如果谈“人造路”,则可以或侧重科学规划或落墨于奋力拼搏的精神或着眼于探究腐败的成因等等。 
拟虚想象是抓住“路” 比喻义,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人如何开拓路,路上的风景、故事、得与失可以写,还可以谈谈“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路”、“人可以开辟自己的事业路”、“人改变自己的成功路”等等;或者写“退路”和“出路”,提醒人们“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智慧的考生会发现 “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 
总之,要写好“人与路”这个话题,考生必须“走得进来”,又要“跳得出去”。“走得进”就是要深刻理解提示语的含义是“人与路”的关系;“跳得出去”就是从更广阔的角度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样,“人与路”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写作思路就更容易打开。 
  [佳作示例一]     
人与路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瘦成这样难养!”于是,你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奶粉,买糖葫芦。渐渐地,我胖了,会走路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