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学的主体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4 12:10: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50个字。
课文教学的主体性
(七年级语文教学体会)
焦滩乡中学校  康厚银
    新课程、新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俗语说得:“人不学,要落后。”确实,面临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不反思,不进取,必将被社会淘汰,被进步抛弃。反思自己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上的改革探索,体会较深刻的是课文教学的主体性,翻开语文教科书,二、三十篇课文就是其主体。课文融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理念以及实施课程标准的方法、策略和创造空间,因而课文教学是语文课的主体。学生通过课文感知丰富多采的作品内容、了解作品的各种题材、体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进而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语言运用、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精神品质等,为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敢于大胆表达,在表达中就不会词不达意;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就不会怕交谈、怕写作,自然就突破了“作文”这一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但是,怎样抓好课文教学呢?怎样让学生对课文教学感兴趣呢?为此,我有几点体会:
    一、抓好课文突破口,让学生融入文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变教师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我苦苦反思: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呢?自己的课堂教学究竟得失何在呢?学生究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