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20字。
尝试小小说写作,提高高考作文复习效率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包兴桐
一到高三作文复习,很多语文老师真不知怎么办好,不少老师只好“顺其自然”。我们知道,在复习中顺其自然往往是不自然的。
的确,教作文难,而作文复习更难。老师给学生传授了许多的方法、技巧甚至绝招,学生也颇为认真配合、训练,可一到考试,学生还是“我写我素”,写不好的还是写不好。作文复习效果不理想,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多的作文教学只传授怎么写的知识,却没有解决写什么、怎么才想写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两种突出取向:一是强调写作知识的学习;一是所谓代言式写作。”“这两种写作取向的共同特点是远离了学生生活,置学生的个性于不顾。”[刘正伟、王尊亚《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其实不是教师传授的这些方法、技巧、绝招不好,而是学生思维打不开、没有东西可写,它们派不上用场;再说,这些方法、技巧、绝招就算真的用上了,也不见得就能得到评卷老师的首肯。技巧就那么一些,大家都在用,难免千人一面,评卷老师看多了,自然厌倦,哪里还肯给个高分?
当然,不是说写作文不用方法,不用技巧,只是,方法、技巧只是作文复习的一方面,充其量也只是解决了写作中形式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思维品质和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对自己整个生活的一种反思、选择和批判。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解决“怎么写”,而且还有解决“写什么”以及“怎么才想写”的问题。事实上,一堂作文课,我们都应该有这要样的一个总体的目标:让学生有话想说(情感)、有话可说(内容)、有话好说(体裁形式)。所以,我们在作文复习的时候,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作文复习的效率,就应该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在写作中、在考场作文时,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好说。
我们知道,高考(高职考试)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写同一个题目(或话题),所以相互雷同的、千人一面的现象是难以避免的。那么,阅卷老师最看中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毫无疑问,他们最希望从千人一面的冷漠中发现一张动人的脸,一副有个性的面孔。这样的面孔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就像是燥热的夏天吹来一阵清爽的风。所以,当一个学生在写作中融合更多个性化的因素的时候,这是使其有更多的可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 郗晓波《个性化写作有规律而无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事实上,写出个性,提倡个性化写作,不仅是近年高考(高职)作文考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们作文教学主要方向,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而且力求通过个性化写作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不难看出,新课程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不仅回应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