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40个字。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学习
连江县荷山中学 林星光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语言功夫,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揣摩语言,体悟语言,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规律与技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强化朗读、背诵、摘抄、口头作文、写日记或周记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关键还是要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依然放在“写什么”的解读上,即所谓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体悟情感”。而对于“怎样写”,则重在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修辞手法之类,而对于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思想情感的物化手段)却等闲视之。缺乏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与品味,多是直奔主题的功利性阅读。这样的语文教学,语言的感受没有了,形象的感悟没有了,思想的升华没有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阅读教学的一个误区。
而且,语文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参与质疑、讨论、交流等活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