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00字。这些小故事适用哪些话题写作
唐惠忠
社会热点篇
A
向谁感恩
慕毅飞
沈阳一个叫王欣的社区主任,以取消低保资格相威胁,让一个叫孙凤梅的盲女,上街扫雪;孙凤梅由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搀扶着,拿着铁锹上了街,刚准备干活,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了雪地上……事后,王欣一面矢口否认她让孙凤梅扫雪,一面又理直气壮地强调:“即使是真瞎,为社区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
事情一经披露,王欣不吭声了,民政局出面解释了,领导也要追查了……
因为谁都知道,残疾人享受低保,是不必以干活(尤其是干扫雪这类显然力不能及的活)为前提的。
(摘自2005年1月11日《杂文报》)
[点击]
低保,其实只是社会公平、公正与稳定的需要。提供及时、足额、高标准、高覆盖率的低保,是政府的职责;符合条件的人,享受的只是一种权利。感恩是应该的,但感恩的对象,不是政府,更不是领导,而是整个社会。
[适用话题]
感恩、善待他人、职责、享受权利、条件与获得……
B
2004年最难忘的两句话
徐迅雷
“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
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白山市委书记王纯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王纯作为市委书记,说过无数的话,但有一句刻入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近几年,白山市一些国有企业困难,不断有群众上访,王纯常常躲着百姓,连走路都绕开上访群众;一些职工找到王纯,反映企业的问题,王纯说:“你们总说吃不上饭,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
“睡在稻草上,我每天都做美丽的梦!”
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者黄艺的一句话。一年前,黄艺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到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担任基层干部。一年过去,决定长期留在基层工作。
“这里的农民生活太苦了。有的孩子连鞋都买不起,光着脚走两三个小时山路上学。”“废弃的办公室,一层稻草,两床棉被,这就是我现在的家。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外企工作,拿着高薪,他嘲笑我还在‘为人民服务’。其实,我只是在尽力做一些事,让自己觉得活得有价值。他不明白,虽然我睡在稻草上,但每天都做着美丽的梦……”
(摘自《观察》2005年第2期)
[点击]
“睡在稻草上,但每天都做着最美丽的梦”,这有良心的话,与“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那昧良心的话,其境界不啻有天壤之别!
[适用话题]
境界、反差、人生价值、为事业献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C
公务猫的启示
夏天
据最近刚刚解密的英国政府档案披露,英国财政部1929年同意每天编列一便士的经费,让内政部养一只“公务猫”。这样,“公务猫”就一代代在内政部延续下来。有一次,一位记者向“公务猫”赠送一只项圈,内政部官员义正词严地拒绝:“编制内的公仆不得收受礼物!”
看了这则小故事,人们在哑然失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