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个字。
初探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浅谈课堂教学中“主持人”角色移植
作者:安陆市赵棚镇中 侯修平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近年来,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苦苦探寻的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予者。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担当好上述角色,与此同时,更应该凸现“主持人”的角色,只要凸现了主持人角色,课堂就会“活”起来,课堂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为什么在新程下,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将“主持人”角色移植进来呢?因为将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后,师生关系必须重新理顺。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在课堂环境中激活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如同主持人在一台节目中实际上依据节目的要求起着一个承上启下、串联节目的作用,他(她)要将丰富却又相对独立的各种节目串成一条线,从而调动场内和场外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积极参加到节目中来。如CCTV—2的《非常6+1》主持人李咏,在整场节目中,他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和与观众互动的调节作用,节目的表演者是那些在“梦想舞台”上的表演者,像《非常6+1》这类在观众中颇具影响力、收视率居高不下的节目,除了节目版式设计创新外,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了像李咏这样语言诙谐、幽默,很有人缘的主持人。在央视诸多栏目中,大家有目共睹,只要主持人风格独特,有节目特点,能够很好地与场内观众和场外观众互动,场面就会很热烈,主持人在观众中的亲和力就会提高,这些节目就会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诸如:由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王小丫、嘉明主持的《开心辞典》,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梦想剧场》等。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另一方面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课堂失出了对学生的吸收,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