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00字。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板书:《阿房宫赋》杜牧)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古赋辨体》)
(清朝)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的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金圣叹批才子古文》)
今人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从古今之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阿房宫赋》的确很有欣赏价值。下面首先来欣赏它的结构:师:(板书:一赏结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投影〕思考:①作者写“阿房宫”,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②《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从本文的结构中,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生边读边思考,2分钟)
师:作者写“阿房宫”,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生:(部分):写了阿房宫的建造规模、楼阁廊檐、长桥复道、宫中美女、金银财宝。
师:同学们说得比较细致、具体,如果把前半部分对阿房宫的叙写归一下类,分几个层次? 写了阿房宫的什么?
(生沉默、思考)
生1:分三个层次。阿房宫的建造规模、楼阁廊檐、长桥复道都是写宫殿,第二层写妃嫔媵嫱,第三层写宫廷的摆设。
师:表述上再简练一些。(生思考)
师生共同归纳:三个层次分别写了宫殿、美人、珍宝。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板书:宫殿—美人—珍宝)第三段重点写了什么?
生1:写秦的贪得无厌。
生2:写秦的灭亡。..
师:秦为什么灭亡?
生(部分):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腐败堕落、肆意挥霍导致亡国。
师:很好。〔板书:(秦)奢侈亡国〕
师:第四段重点写了什么?
生1:劝戒统治者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
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在劝诫谁?第三个“后人”指谁?
生2:劝诫唐敬宗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勿蹈覆辙。
师:很好。( 板书:( 唐)勿蹈覆辙)
师:《阿房宫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部分):前半部分是叙事,后半部分是议论。
师:结合“赋”的特点,说说前后两部分的联系。
生(部分):前半部分是铺事,后半部分是写志。
师:“赋”的特点是“铺事写志”,又叫“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生思考)
生1:铺事是写志的基础。
生2:写志是铺事的目的。
师:(板书:(基础)(目的))
师:文章的第三段与第四段可不可以对调?为什么?
生:(沉默片刻,后齐声) 不可以。
生1:第三段是由一二两段引出的议论,紧承第三段,所以不能与第四段对调。
生2:前半部分是“现象”,第三段是透过“现象”揭其本质,穷奢极欲必然导致亡国。第四段承接第三段,劝诫唐敬宗接受前人的亡国教训,勿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