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1630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画川高中、范水高中
高二月考联考试卷
Lq083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横线上,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第一卷(选择题3*12=36分)
一.选择题:(3*4=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铜臭/臭氧 小巷/巷道 高亢/引吭高歌 遂心/毛遂自荐
B.堤岸/提防 负疚/归咎 惬意/锲而不舍 拘泥/泥古不化
C.佣金/佣工 靓妆/靓女 狙击/前倨后恭 纶巾/经纶世务
D.炽热/咫尺 媲美/毗邻 便宜/大腹便便 惆怅/为虎作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整饬 笔走龙蛇 沸反盈天 口慧而实不至
B.赝品 义愤填膺 真知灼见 敏于事而纳于言
C.发髻 惴惴不安 兴高采烈 无所不用其极
D.妯娌 怙恶不悛 耿耿于怀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国的经济实力虽然比过去强大得多了,但是一定要坚持节俭办奥运的原则,这样做是顺理成章的,过分追求视觉效果,是不恰当的。
B.不可否认,安妮的小说语言精致,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落寞与忧伤,然而那种空灵的文字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众口一词的弊端。
C.一代代江海人在浓郁的江海文化气息中,耳濡目染,熏陶其心,浸润其骨,连血液里都带有地域文化因子。
D.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表演的小品《说事儿》风趣幽默,让观众开怀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忧愁都在这一笑中付诸东流。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B.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是作者晚期的作品,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C、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而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D.在姜夔的《扬州慢》一词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一句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的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降,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