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30字。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王丽霞
引题:
汉魏六朝,文风绮靡,多数文人都追求艳丽的辞藻和华美的形式,然而,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他辞官归田,躬身自耕,饮酒赏菊,娱情山水,想必我们都还记得1600多年前,他为我们设计的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和谐美妙的画面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陶渊明的一篇向往田园的佳作《归去来兮辞》。李白有两句名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这两句话来赞美《归去来兮辞》再恰当不过了。听人说不如自己切身感受来的真切,接下来让就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音韵谐美,清新自然的《归去来兮辞》。
师:朗读听完了,我们说诗词曲赋的鉴赏贵在诵读,诵读时要注意语调,语气,语速,和语顿。要能读出情意,读出韵味。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品味文章。
(学生自由读)
师:诗的美,诗的韵味,只有在诵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由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好,那位同学来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生配乐进行诵读)
(师评价)
抑扬顿挫,节奏分明,感情投入,读的妙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集体诵读《归去来兮辞》。通过诵读,我们对《归去来兮辞》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到诗人躬耕垄亩,诗酒琴书的田园生活。在这平淡自然的旋律中你感受到诗中弥漫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远离官场,逍遥闲适,宁静淡泊,自得其乐。
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我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但是如果认真品读课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字里行间潜藏着人生悲凉,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让人们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这些词句都是欢乐其表,忧痛其里的曲折暗示。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诗人隐藏欢快喜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