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7/16 8:58: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90个字。
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设计
 (一)古诗词曲赏析
    近年来,古诗词曲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逐渐增加,以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古诗词曲鉴赏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就是①积累古诗词曲中的经典名句;②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③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
    一、考查的重点
    1.能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熟悉与作品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注意诗体及作家的风格,能概括诗词曲的大意,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会晶析诗词曲的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品中的重点词、句的含义;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作品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诵读、品味作品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二、主要题型
    1.选择题:单选为主,也有部分多选题。
    ①赏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词句涵义、意境、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评论、鉴赏。
    ②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表面信息的理解,对隐含信息的发展、阐述、概括的结论的正误。
    ③识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诗文名句的积累。
    2.填空题:
    ①识记型填空题:主要用于默写诗文名句的上下句,作家朝代、字号、作品题材及出处。
    ②筛选型填空题:主要用于能直接从作品中找到的、不需要归纳概括的、包含某种信息的词句等。
    ③理解型填空题:主要用于概括作品要点,经过分析推导做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    ,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    ”、“    ”、“    ”、   ”、“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若把诗中“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诗中       是小令,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7.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8.“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9.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