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0字。
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刘西峰 邮编:476200
在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做教师的所关心的话题。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而课堂结构是否巧妙,则又决定着课堂教学成败的问题。因此,我们执教者必须在课堂结构上进行一番精心巧妙的设计,使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一枝一叶总关情”,形成一个完美整体。
一、巧导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方向。导课课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导课时要抓住作品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旨趣的词语和句子,披文入情,一开始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春》一文,这样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春,我们就会想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就会感到无限生机和无穷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现在我问一问大家,杜甫一首绝句是怎样描绘春天的?(让学生背诵有关古诗,唱《春天在哪里》……)以上容量都很有限,我们今天要学的《春》这篇散文描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细读课文,一起领略这大好春光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导课时老师使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对春进行描绘和渲染,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随着老师的导入,让学生仿佛走进春天的画卷,看到春的色彩,听到春的声音,嗅到春的气息,触到春的肌肤。讲者动容,听者动情,这样的导课,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饶有情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给讲授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巧讲述——语不惊人誓不休
课堂教学的好坏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讲述语言往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好的讲述语言就像“一首激情洋溢的歌曲,主旋律一出现,就会把人心抓住,把感情‘吊’起来,欲罢不能”(滕英超编《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讲述的语言要视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时舒缓徐慢,有时高亢激奋,一般说来,叙述应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议论则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说明要不蔓不枝,条理清晰;遇北凉处,当沉寂;遇激昂处,当迅急……为此,执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