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20 17:47: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00字。
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之七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主 编:2008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 辑:贺新钢    姜新云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特殊句式的标志及类型
2.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难点重点】
辨别特殊句式的类型并掌握翻译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二、考题探究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广东卷)
( 2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解析】“奚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相当于“以奚”,即“凭什么,根据什么”。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湖南卷)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于斯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把其放在谓语动词“饮酒”的前面。
三、句型介绍
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四、复习方略
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例: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B)
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D、则何以哉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准确翻译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事实上,高考中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通常是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的。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