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60个字。
话题“柔和的力量”写作点拨与佳作示例
□王海燕
[话题设计]
一节生物课上,老师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时,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老师说:“错了。浓度太高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做法,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会佳。”
老师的话的确启人思考,试想一下,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少吗?请仔细体味,然后以“柔和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这是一个容易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话题。审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选择好扩展与联想的角度,有效地利用“相似联想”等方法,将话题迅速与生活沟通。“柔”是柔弱、温柔、柔韧、阴柔之意,“和”则有“和谐”、“平和”之意。由词义我们可以推知:应通过“缓缓地”、“轻柔地”等关键词语,联想到“春风”、“月光”、“冬日的阳光”、“亲情”等,进而拓展到方式、行为,如“委婉的劝谏”、“教育说服”、“润物细无声”等;也可以指风格与效果等等。二是要审好题目,联想要适度。如“柔和”是个关键词语。在话题中是个褒义词,是正向的作用,因此,取材应是积极向上的,不能作反向阐释。这由“力量”可知,也是由“效果才会佳”的暗示性规定所决定的。另外,“柔和的力量”有大小之分,有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差异。
[佳作示例]
比风暴更有力量
陶川井
看过毕淑敏女士的一篇文章,题目恰好叫“柔和的力量”。她在文章中说: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
是的,我相信,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双手柔和了,就更容易抹去脸上的泪痕;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容易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纱窗;我们的心柔和了,就更容易表达与人平等的信念。我相信柔和,柔和是困境中的大度与坚忍,是纷纭乱世中的从容与宁静,是躁动与失意时的抚慰与体贴。
柔和是艰难困境中的大度与坚忍。美利坚共和国刚刚成立之时,国库虚空。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在庆祝战争胜利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华盛顿,美利坚之父,在艰难的抉择中说出了他极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说的话:他们该回家了。那些曾经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