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70字。
《归去来兮辞》实录
教师:王自成(河南省许昌市襄城高中)
时间:2007年10月12日下午5:10—5:50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饭店三楼会议厅
学生:郑州市回民中学高一(4)班学生
观摩:河南省1000多名高中语文教师
师: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
生:(齐)陶渊明!
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吟诵他用心灵写成的绝唱——《归去来兮辞》,感受他独特的人生情怀!
(师板书: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师:大家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就是归去的意思。辞是一种文体,来、兮是语气助词。
师:对,辞是一种诗体,富有抒情和浪漫气息。“兮”是辞这种文体的独特助词。
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下面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文章意境。3、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师: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的诵读,回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古筝曲《归去来》响起,教师全文范背,声情并茂,全场师生静心倾听,都沉浸在老师忘情诵读营造的陶渊明“归去”的境界之中。诵读结束,全场师生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师:同学们,文章美吗?
生:(异口同声、大声的)美!
师:想不想纵情的诵读一次?
生:(七嘴八舌)想!想!(台下笑声)
师:(问一生)你想吗?
生1:想!
师:(问一生)你想吗?
生2:想!
师:(问一生)你呢?
生3:想!
师:好!现在同学们就自由的诵读吧!(老师率真的语言引起了台下会意的笑声!)
(学生纵情自由诵读全文,教师巡回指导诵读)
师:通过诵读,大家感受到陶渊明归去之后的生活美,(指多媒体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思考几个问题:陶渊明为什么归去?归去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请大家划出表现陶渊明归去原因的句子,表现他归去后生活情趣的句子,表现归去后人生思考的句子。
(学生默读思考)
师:陶渊明为什么归去?请从第一段找出答案。
(板书:归去)
生4:首先是因为“田园将芜”,然后是因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些都是他要归去的原因。
师:结合具体句子回答原因,方法很好。
师:第一段中哪几个字最能揭示他归去的原因?
生5:“心为形役”!
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