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2 11:09:1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10字。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主备教师:张晓芳
课程标准:
1.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课标解读:
1.《广东省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②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
2.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20分左右,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大阅读,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专题重点复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考纲要求的18个虚词。
2.学会运用所学方法来确定18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难点:虚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推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述: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 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三、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2007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