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是与非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6 12:40: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10个字。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是与非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课堂小组讨论变得“时髦”起来,但是,很多语文教师使讨论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针对它的是是非非,笔者在文中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讨论、鼓励、创新、互助合作、正确分工 
新课标要求大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因此,小组讨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就成为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受到公开课或展示课教师的青睐。其原因是,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单一的“授—受”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的学习,不受教师、教材的束缚,在合作互动中创新,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活跃,深得评课者的赞扬。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仅把小组讨论作为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很少有把小组讨论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小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固定化、程序化、形式化,成为点缀,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赢得评课教师喝彩声的必要手段,为讨论而讨论,完全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然难收到实质性的效果,只是表面上的热闹。人们除了淡淡的恭维外,似乎只是走走过场,用它多一道程序和花样
用它多一道程序和花样罢了,又对它鄙夷起来。这主要体现在:
1. 问题太多,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好,彼问题已来。
2. 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
3. 小组中只有少数精英参与讨论,发言,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袖手旁观状态。
4. 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5.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
6.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很难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