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积极参与
新课改的实践与研究
老董
2006年12月24日至2007年元月20日,甘肃省第18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在西北师大教师培训学院进行了为期
首先,这次培训,我认真聆听了西北师大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刘旭东、李瑾瑜、王签等几位专家教授多次关于新课改的专题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角色的转换或角色的多元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应成为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支持者。从课堂教学模式看,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提倡合作探究为主的参与式教学,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化发展。鉴于以上认识,回顾以往教学生涯,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了深刻反省,正如罗增儒先生说的:“教学是一门让人遗憾的艺术。”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的确太陈旧落后。这学期一开始,就把所代班组分为八个学习小组,选出组长,上课提出问题后,就让各小组观察、分析、讨论,然后在全班讨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激情,同学们对问题的新颖、独特地解题方法与思路,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优越性。课后,要求同学们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及时总结学习收获及解题心得体会,由各小组长检查,将优秀的语文章交给我,再在“学习专栏”中介绍给大家,这一做法行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加,同时也给我本人极大的鼓舞。
其次,这次培训中,新课程编写组的成员之一——吕世虎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程目标有了明确认识,适应时代的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争取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共同进步,增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创新。对高中教学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刻理解: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发展。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与时俱进的数学思维能力。7、强调数学本质,淡化形式,重在应用。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住处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新旧课程知识点的调整有了大概的了解。师大数信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马如云教授的报告《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使我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抽象深奥的概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