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8张,课件简洁,一目了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另有配套教案。
约3600字。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马丁•路德•金
金堂中学 高一语文组 李红梅 2007·11·28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关于马丁·路德·金的文章,了解美国黑人的遭遇和金博士的事迹。
2、 教师搜集关于种族压迫的资料史实。
3、 学生预习本课,掌握字词及文章脉络。
二、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体会排比、比喻在演讲辞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语:学生演讲,内容是关于种族压迫的史实。(五分钟)
教师引导: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本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却有人给一部分人打上了低贱的烙印,这是何等的可恶,又是何等的残忍!如果你们是被压迫的群体中的一员,那么你们会怎样?是默默忍受?是怒骂?是拿起武器来抗争?然而有一个人,他在26岁时就举起了“非暴力”的和平的旗帜,以捍卫黑人权利为己任,领导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是非法行为。这个人就是1964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马丁·路德·金。(展示幻灯片1)教师解说:马丁·路德·金是牧师,布道是他的职责;他是博士,学识丰富是他的特点;他是黑人非暴力主义的领袖,“动口“是他主要的斗争手段,他的演讲目的明确,充满激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大家看,(幻灯片2、3)这是他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面对着25万民众演讲的形象,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他的这篇热情慷慨、激情洋溢的演讲辞《我有一个梦想》(幻灯片4)
2、教学目标:(幻灯片)
⑴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反复诵读,体会排比、比喻在演讲辞中的作用。
3、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会产生一些什么疑问呢?
设疑: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实现以后会怎样?
4、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呢?
⑴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的梦想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17--25 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读1)。
⑵如果我们把他的梦想归结为几个词语,哪几个词最合适呢?
生:自由、民主、平等、幸福、正义、友爱、博爱
⑶大家看这几个段落构成了一组排比句,作者为什么要用排比?
生总结答案
⑸(如果学生理解不全面的话,可以先让学生聆听作者的原文朗读,然后再回头总结排比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作者的演讲
大家听了有什么感受?
震撼、愤怒、悲愤、渴求,这是你的感受,同时也是作者的感受,对吗?所以排比句还有什么作用呢?总结出三点。
增强语势(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气吞山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