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字。包括《道士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与反思。
《道士塔》教学案例
教科室 张汇汇
《道士塔》教学实录
张汇汇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从前那种学习知识的方式的话,很显然会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今天我们利用互联网来获取知识,利用互联网信息对课文知识进行整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在课前给大家布置了很多问题,大家在网上查到了很多信息,还有些同学找到了一些有关课文的明信片。
来展示一下,(请同学上台展示明信片)
更主要的是,大家在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请同学来展示在网上查的信息。)
我首先展示一下自己做的网页,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资料分类,可以说,是一个《道士塔》的小百科。
请同学代表展示:有同学找到了敦煌的资料,有同学找到了《道士塔》的教案。还有的同学文档下载了资料,还有的同学也用网页的形式做了一个课件。
该同学讲解他做的网页。
生:我的网页是我自己的原创,主要是从作者介绍、课文分析、问题解答、品味语言等几个方面。(一一展示)
师:通过刚才展示,说明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
生: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下载的课件。课件分四部分,我逐步来分析。(展示课件)
师:徐绮莲同学说,她的课件来源于百度网,第一部分是以道士塔为引线,说明这个塔就是一个罪人塔,也就是把责任都归结为王道士。
(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能把责任完全归结为王道士。)
师问:从第一部分能看出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吗?
生答:不能。
师问:那第一部分到底写什么?
黄俊炯同学认为不能完全归咎王道士,第一部分有一句话说课文说“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说明他的意见也是不能完全归咎王道士。
师问:徐绮莲刚才说她的观点来源于百度网,那你的观点也来源互联网吗?
生:我的观点是自己从课文的分析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