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共分两个课时,主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和抓关键语句词语的方法鉴赏诗歌,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走进李清照了解她的词风,体会她的心境。第二课时通过比较鉴赏法加强学生对李清照的认识。内容丰富,有教案共13页约12820字,课件共19张。
李清照《声声慢》、《一剪梅》比较鉴赏教案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尚德中学 陈燕秋
知识目标:
1、 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 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方法:联想法 比较法 朗读法 讨论分析法
教具: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一代才女李清照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历史长河里,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词作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史上亮丽的一笔,把婉约词推向了巅峰。
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
Ppt展示:
•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由于出生于官宦人家,生活相对比较安定,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其中又以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为多。语言清丽婉转,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
后期:经历了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和丈夫病逝等重大变故,长期流落南方,饱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作品主要抒写伤时念旧和悼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