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10540字。
2008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352200福建省古田第一中学 雷啸天
第I卷(选择题 共21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科学家在野生蝙蝠身上发现非典病毒“亲戚”
中国香港科学家10日公布的一项成果说,他们在香港地区的野生蝙蝠身上发现了一种与非典病毒非常相似的冠状病毒。科学家提醒,对携带这种病毒的野生蝙蝠要保持警惕。
由香港大学著名微生物学家袁国勇教授领导的这一研究,发表在将于下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人员说,2003年中国内地科学家在野生动物市场的果子狸身上检验出了非典病毒,使人们确信非典病毒是从果子狸跨物种传染到人类身上引起疫情,但果子狸身上的病毒又从何而来呢?他们猜想,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从其他野生动物迁移到人类的一个中介。
研究人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野外的一次调查中,捕获了59只野生鲁氏菊头蝠,在其中23只蝙蝠的肠道分泌物中检验出了这种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和进化分析显示,它与果子狸和人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有最密切的联系,而与其他冠状病毒亲缘关系较远。
因此,研究人员将这种病毒命名为蝙蝠非典冠状病毒。他们在论文中说,蝙蝠非典病毒与已知非典冠状病毒的主要差异在于编码病毒外壳刺突的基因,而类似的基因差异也存在于感染果子狸和人类的不同非典冠状病毒株系之间。对基因差异的进一步分析显示,蝙蝠非典冠状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病毒更相似,它们可能是共同的“基因祖先”演变而来的。
鲁氏菊头蝠生存于中国南部到东南亚地区的广大区域中,蝙蝠的粪尿被用作治疗眼疾的中药“夜明沙”,部分人还将蝙蝠作为药物或野味食用。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强调,蝙蝠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许多动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新发现的蝙蝠非典冠状病毒也表明,它可能是冠状病毒的野生宿主。而且,这种病毒能寄生在蝙蝠肠道里而不引起任何症状。因此,对携带病毒的野生蝙蝠要密切关注,警惕它们成为人类的威胁。
1. 下列构成“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从其他野生动物迁移到人类的一个中介”的理由是( )
A. 在其中23只蝙蝠的肠道分泌物中检验出了这种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
B. 蝙蝠非典病毒与已知非典冠状病毒的主要差异在于编码病毒外壳刺突的基因,
C. 蝙蝠非典冠状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病毒更相似,它们可能是共同的“基因祖先”演变而来的。
D.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许多动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
1.A.( 如果果子狸可能只是一个中介,那么这个中介的连接的下端是人类,一端应该是蝙蝠;从蝙蝠肠道分泌物中检验出的一种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与果子狸和人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有最密切的联系,可见“在其中23只蝙蝠的肠道分泌物中检验出了这种前所未见的冠状病毒”,的确可以成为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从其他野生动物迁移到人类的一个中介的理由。)
2.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非典病毒是从果子狸跨物种传染到人类身上引起疫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B.新发现的蝙蝠非典冠状病毒也表明,它就是冠状病毒的野生宿主,所以对蝙蝠应该加以捕杀。
C.蝙蝠携带非典冠状病毒,具有隐蔽性,主要是由于这种病毒能寄生在蝙蝠肠道里而不引起任何症状,我们很难分辨出哪些蝙蝠携带非典冠状病毒。
D.不用蝙蝠的粪尿被来治疗眼疾的中药“夜明沙”,也不将蝙蝠作为药物或野味食用。就可以避免非典发生。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一些较为乐观的人士曾经表示,全球变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地球温度的升高将为全球的农作物生长带来实惠。他们认为,这将对那些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农民提供帮助,例如加拿大和北欧地区,同时大量的农作物还将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但是欧洲科学家日前对最近一次热浪对欧洲植物生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却显示,这种假设很可能只是夸张之辞;他们称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火灾后果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