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6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说明

作者:佚名  时间:2006/3/26 8:00: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79
  自2004年起,我省高考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实行自行命题,经过两年的探索,在考试目标把握、知识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呈现、试题形式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了进一步规范高考命题工作,引导高中学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保证高校客观有效地选拔人才,现对2006年我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提出如下说明:
  ⒈ 遵循《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要求。命题参照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现行《教学大纲》,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进行,试题不超越《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⒉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试题设计应符合我省高中相应学科教学现状与考生实际水平,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适当控制试题难度值,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同时,为了使高等学校择优录取,试题应有一定的区分度。
  ⒊ 体现学科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坚持能力立意,重视学生学科基本能力和方法的考查,注意考查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⒋ 突出思想性、科学性。试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学科科学逻辑、生活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不出现思想性和科学性错误,杜绝“成题”或“雷同”题,不断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
  ⒌ 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试题设计要与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衔接,探索应用性、开放性题目的运用,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附件:1.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3.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附件一:
  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以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为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进行。
  一、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试卷内容如下:
  第I卷(选择题)
  (一)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三)文言文阅读
    第II卷(非选择题)
  (四)文言文断句、翻译
  古诗鉴赏
  名句名篇默写
  (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六)表达应用
  (七)写作
  二、试卷难度
  根据《考试大纲》规定、我省高中发展和高校招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确定本学科试卷的难度。语文科试卷的难度值(P值)约为0.6。
  三、命题要求
  1.语言基础知识不单列考查,结合在阅读、语言运用与写作中检测。
  2.加大对语文积累的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可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2007年将《教学大纲》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列入考试范围。
  3.写作分数为70分,只考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防止套题。
  4.为强调汉字书写的规范,“现代汉字的字形”放在写作中考查,提高书写的要求:“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调为“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
  5.命题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注重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选用的材料语言要规范优美,要有文化含量,要有时代气息,且要生动有趣,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考试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试题要注意引导高中学生明确语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发挥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附件二: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2006年福建高考数学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为依据,严格遵循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的原则,参照教育部颁发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并结合我省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进行。
  一、试卷结构
  数学文、理两卷分别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以上两种题型的题目,均不给中间分。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二、试卷难度
  根据《考试大纲》规定、我省高中发展和高校招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确定本学科试卷的难度。数学科试卷的难度值(P值)约为0.6左右。试题以中档题为主,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7-0.5,难题的难度值为0.5-0.3)。
  三、命题要求
  1. 命题应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试题设计力求符合我省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与考生实际水平,符合现行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和能力要求,合理控制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命题应充分关注文、理科知识体系与考试要求上的差别,以及文、理科考生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命题应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试卷应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能力的考查应以思维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切合考生实际。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应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有关要求进行。
  3. 试卷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作适度考查,设置适量的开放性、探索性、应用性的试题。 
  4. 试卷应重点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对于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不必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5. 试卷应重视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要结合数学知识,对学生的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类比等理性思维的能力和思维品质进行多层次的考查。
  6. 命题应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改编题或其他课外参考资料中经过实质性改造后的问题,但杜绝照搬任何课外参考资料的原题或未经实质性改造过的问题,以免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7. 试题要适当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高考命题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附件三:
  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考试大纲》(英语)(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现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并结合我省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
  一、试卷结构
  2006年我省仍采用含听力测试题(分数占全卷20%)的考试形式,听力测试部分试题用全国卷,其它部分试题由我省自行命题。全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全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组成。第一卷包括第一、二、三部分,为选择题。第二卷即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分两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20小题。在一篇200至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20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1000个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四部分: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考生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有错将其改正。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第二节: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二、试卷难度
  根据《考试大纲》规定、我省高中发展和高校招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确定本学科试卷的难度。英语科试卷的难度值(P值)约为0.6左右。试题以中档题为主,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7-0.5,难题的难度值为0.5-0.3)。
  三、命题要求
  ⒈ 听力试题
  听力部分的试题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命题要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⒉ 语法和词汇知识题
  语法和词汇知识题的命制要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在特定情景中的应用和情景理解。命题要特别注意语用和情景理解的设置,并保证主干知识的覆盖面,增加综合性和语境化因素,尽可能回避考生靠死记硬背可以得分的试题。本大题难度控制在0.6左右为宜。
  ⒊ 完形填空题
  完形填空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较好拉开考生档次的区分度很强的题型。所选语言材料要有利于考生进行语篇分析,要保证本大题有一定的难度与区分度。难度控制在0.55左右为宜。   ⒋ 阅读理解题
  这部分的能力要求是《教学大纲》的重点要求。所选语言材料应力求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语言地道,并且能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阅读题的词汇量(含题干与备选答案)不宜太少;试题设计要切中要点。难度值控制在0.55左右为宜。
  ⒌ 短文改错题
  该题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所选材料应力求贴近考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反映学生在书面交际中的常见错误。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为宜。
  ⒍ 书面表达题
  该题考查考生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命题题材应以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有利于考生体验、实践英语语言的特点、技巧和规律。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为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