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8580字。
南昌十四中2007—2008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 王斌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
A.祓除(fú) 舂米(chōng) 冠盖如云(guān) 头晕目眩(xuàn)
B.蛊惑(gǔ) 箴言(zhēn) 嗟来之食(jiē) 惊魂甫定(pǔ)
C.骠勇(piào) 筵席(yàn) 力能扛鼎(gāng) 清风夜唳(lì)
D.拘泥(nī) 朝暾(dún) 螳臂当车(dāng) 同仇敌忾(kà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拭目以待 通货膨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赋予 汗牛充栋 弥天大谎 家有蔽帚,享之千金
C.振幅 墨守成规 英雄辈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通谍 寻物启事 韬光养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表示,相对于薪酬而言,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自己日后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也往往被用人单位先看中。
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改革的稳定性;要调解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重点扩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消费。
C.日本NHK电视台报导说,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比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首次跌到50%以下,这使安倍本人如醍醐灌顶,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在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既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又显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生物能源,成为各国缓解液态燃料的重要途径。
B.通过中国人3年的刻苦攻关,终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有望年内飞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C.近年来,国内外因高管舞弊引发的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同时有向第三方公信机构蔓延之势,使得造假案情越来越复杂。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白居易有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同一季节中,桃花何以忽而“芳菲尽”,忽而又“始盛开”呢?
C、《长江日报》的“黄鹤楼·城周刊”分别用整张报纸4版的篇幅刊发了《楚风汉韵》系列,对汉剧与楚剧作了大量的宣传。
D.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因为它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王维的境界
钱 穆
①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②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③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
雨中山果落